应该如何运用指标对协议进行合理的评估呢Monad 创办人兼前Jump trading 高频交易工程师Keone Hon 在推特上分享了他的个人观点。

Keone Hon 指出,协议的指标按照层级划分为:

净利润(即本益比中的「每股盈余」) 毛利润(减去运营支出前的利润) 扣除激励支出后的协议收入(即应该或可以计给代币持有人的部分) 收入(协议收入+ 收入成本。收入成本意旨「LP 的收益」) 交易量 TVL

Keone Hon 表示,这些协议衡量指标仍存在优化空间。尤其收入、交易量与TVL,是很容易被操弄,例如,TVL 可以通过杠杆(反复借款)或利用DeFi 可组合性等方式重复计算,最著名的例子是Saber 创办人的「洗数据」事件。而交易量方面则可以透过洗交易量或某些交易激励的机制(如LOOKS、DYDX)进行操弄。

在进行跨协议比较时,需要加强衡量扣除激励支出后的实际协议收入,这可能需要透过查看未激励时期的表现或某个时间段来实现。

另一方面,Keone Hon 建议不要使用「市值(MC)」或「全稀释估值(FDV)」,而是使用一种全新的指标-「已分配代币市值(AMC)」,来衡量代币价值可能会更好。

此外,Keone Hon 还建议所有人应该以怀疑的态度看待有关链上交易量/用户数量等统计数据,尤其是那些尚未发币的项目,我们应该假设这些项目都会受到女巫攻击(指背后有一群羊毛党在刷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