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信任与Decentralized
在还没有睡醒的早上,我最近经常到家里附近的全家买三明治配冰拿铁,结帐的时候打开全家app 扫了条码— 一笔59 元的信用卡交易的通知显示在手机上,不到一秒钟就完成了。
等等。
在电光石火的一秒钟,支撑这一笔交易的是一层层的各种金融服务,最终才会让我们这么快速的就可以完成这样的一笔交易,这一层层的金融服务中间则是透过「信任」这种机制将不同服务紧紧的黏合在一起。如果没有信任,所有你今天使用的传统金融服务都无法使用。
如果你想像柯南一样的抽丝剥茧了解真相,就让我们从基础的基础来谈吧。
货币
你的一斤稻子跟我的三斤螃蟹是差不多价值时,两个人同意后就可以互换商品。但这样每个人在以物易物时都需要讨价还价。此时村子里召开村民大会,长老协调大家每个人现在都可以用贝壳作为价值衡量的单位,当每个人都可以用贝壳衡量每件商品以及服务的价值时,「货币」就成形了。
但是哪些贝壳可以拿来交易就变成一个严肃的问题,村长这个时候就需要召集一些人作发行贝壳的确认,甚至会需要控制贝壳的发行量来控制物价。
但大家都得信任村长,否则乱使用贝壳没有人仲裁时,货币就无法正常运行。
存款
存款是个很方便的服务,旅途在外身上不需要带太多钱,需要时再到银行领钱就行了。但你怎么确定到银行都可以领出钱,而他们也没有乱动你的存款呢在中国的银行都相对安全,主要是因为银行是政府高度监管的行业,在政府的监管下银行有一定的规矩需要遵守。
反过来想,如果今天银行不是高度监管行业为怎样或是如果我们的政府是个贪腐的政府,无法取信于我们而好好的监督银行会发生什么事情
这变成我们要仔细的审视每间银行的信誉,时时关注他的财务健康状况才不会发生领不到钱的窘境,到最后你只能信任他了。
依照中国的状况,我们信任了政府所以也信任了银行会正常运作。如果没有信任,这些服务都会窒碍难行。
汇款
汇款也是银行的经典业务,如上述也是信任建构起来的服务。但是在不同银行间甚至不同国家之间的汇款就是另外一件事情了。
资产的转移对银行是一件很有风险的事情,只要金额不对时就会有一方蒙受损失。最保险的方法是银行A 真的把钞票交给银行B,但这样效率太差,有效率的方法是在双方的记帐簿上同时修改,而银行之间真正的资产转移可以晚点累积了许多交易后再作即可。
那到底要怎么同时修改记帐簿才会确认双方都没有作错呢这个时候需要有双方都信任的公证人,由他来确保这个修改的手续是公正无误的。
思考一下,如果没有双方都信任的公证人,跨银行之间甚至跨国的汇款要怎么完成呢
货币兑换
山边的村子使用特制的石头做为货币,而海边的村子使用贝壳。当两边村子的人需要互相买对方的商品时,他们会需要找到一个共通的商品来衡量双方的货币的兑换比率。
但海边是用贝壳做为日常使用,大家不想收石头。此时另外一门生意就产生了,有人会提供货币兑换的服务,加上一点手续费让大家可以兑换货币。
但是商人可能不见得有这么多贝壳或石头可以供人兑换,这个时候有几种方法可以做:
商人先募集一大笔的石头跟贝壳,并且跟投资者分享利润 商人立一个大招牌,上面让有需要的人登记要兑换的货币数量与比例,有人看到愿意兑换就成交
不管是哪种作法,都需要存款的功能才能有效率的达成目的。此时同样的问题就来了,你怎么信任这个兑换商需要政府监管确认他会如实运作吗
贷款
大家总是会有需要钱的时候,这个时候你可以到当铺抵押你的商品,借出一半的金额,汽车贷款、不动产贷款都是类似的概念。
其实就算你不借钱,其实一般人也是每天都在参与这样的服务,当你把钱放在银行时,银行会把你的钱借给别人,并且提供你少少的利息。
关于信任的问题就不问了,显而易见的这需要信任才能完成。
总结
看了上面这么多例子(甚至还没讲到信用卡),我想你也了解到了整个金融体系都是建构在信任上,今天抽掉信任这些传统金融服务都没办法好好的运作。
你可以试着思考如果我们不靠信任,上面提到的这些服务要透过怎样的机制才能正常运作。
说了这么多,这篇文章终于要出现那三个字「区块链」。区块链的本质就是可以没有任何特定中间人的情况下执行一段逻辑,这段逻辑写下来后,执行时一定会照着规定的逻辑执行。
就举例转帐这件事情,我要转帐给Bob 实质上是把我帐户的钱减少一点,Bob 帐户的钱增加一点,这段逻辑是公开透明在区块链上的,执行这件事情不用信任特定的中间人。
照着这个逻辑继续走下去,我们除了转帐外当然也可以完成货币兑换、贷款甚至更多金融服务,而这些通称为DeFi (Decentralized Finance, 去中心化金融服务) 其实在区块链上已经运行了一段时间。
如果我们可以不依靠特定中间人的信任,我们的金融服务会是什么模样
声明: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信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 本站所发布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